10月17日下午,“国社之镜·世纪光影之人民必胜”图片展广州中医药大学分展暨新华社进校园活动在我校大学城校区举行,同时套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文锋,新华社广东分社分党组书记、社长陈凯星出席并致辞。

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文锋致辞
陈文锋表示,新华社的镜头始终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这次图片巡展的影像资料,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更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坚定文化自信的宝贵资源。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精神品格,与我们民族危亡之际淬炼生成的伟大抗战精神,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百年办学积淀的优良传统,在价值内核上高度契合、相互映照。他强调,作为一所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高等中医药学府,广州中医药大学自建校以来,就将自身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学校组织师生观展,目的就是要从中汲取智慧力量,明晰前行方向,更好地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勉励全校师生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砥砺民族复兴的钢铁意志;要学习新华精神,坚守与党同心、与人民同行的价值追求;要培育家国情怀,发扬校训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

新华社广东分社分党组书记、社长陈凯星致辞
陈凯星指出,广州中医药大学分展作为“国社之镜·世纪光影之人民必胜”系列展览之一,在延续新华社摄影记者权威、专业和大气方正的美学风格基础上,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和深刻的精神内核,再现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壮烈史诗。他表示,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以巨笔写时代,用光影颂人民,被读者亲切地称为“新闻摄影国家队”。新华社广东分社将和学校师生们一起分享新华社记者记录时代印记的故事,积极探索与学校共建“大思政”教育新模式,期待能够为高校“大思政”教育赋能,启发广大学子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开拓国际视野。

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广东中心副主任、新华社高级记者刘大伟作主题讲座
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广东中心副主任、新华社高级记者刘大伟,围绕九三阅兵“新华社出图”爆款现象的幕后故事开展主题讲座,为师生讲述了摄影国家队镜头所记录的“国社之镜·世纪光影”全国巡展作品背后的故事。

活动现场
会前,陈凯星一行参观了“国社之镜·世纪光影之人民必胜”图片巡展广州中医药大学分展。

参观图片展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宏斌,副校长刘中秋,党委常委、副校长郭鸿,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林奕娇,新华社广东分社纪检组长、分党组成员陈峰,新华社广东分社、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广东中心相关负责人,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校本部中层干部和师生代表等近200人参加活动。

据悉,“国社之镜·世纪光影之人民必胜”图片展广州中医药大学分展,共展出170余幅抗战历史图片,其中包括广东抗战和学校选送的1931年《广东中医药学校校刊》中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附设救助队章程》《抗日救国大会宣言》《本校快邮代电:全国各学校各团体各报馆各同胞公监》,以及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获颁东江纵队成立50周年纪念奖章等珍贵抗战图片资料,展览将持续至11月30日。

本次分展分为“战争爆发”“浴血奋战”“共同抗战”“伟大胜利”“前事不忘”“广东抗战”六个部分,通过一系列珍贵影像,展现中国人民和革命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与贡献。